-
“女不用呋喃,男不用吡啶”的传说,是真的吗?呋喃和吡啶作为实验室的常用试剂,大家见到都非常抵触,不仅因为其味道难闻有刺激性,更有其流传的对人体生殖有影响,导致大家见到纷纷避开,那么到底这两种试剂是否真的对我们的生殖器官造成伤害呢,空口无凭,我们来拿科学依据说话。1、呋喃说的是四氢呋喃么呋喃(oxole),是zui简单的含氧五元杂环化合物,化学式为C4H4O,为无色液体,具有类似氯仿的气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它有麻醉和弱刺激作用,极度易燃。吸入后可引起头痛、头晕、e心、呼吸衰竭。关于呋喃对人体生殖的影响,美国Na...
4-21 2023
-
非水反相色谱法应用案例及注意事项非水反相色谱法(NARP)为反相色谱法的一种特殊模式,主要用来分离疏水性很强不溶于水的样品如脂类、合成聚合物等,这些样品的保留能力很强,流动相全部由有机溶剂组成,不使用强极性的水溶液。非水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做为脂溶性药物和非极性含氮有机化合物及其盐类药物的常规分析方法[1],中药中的一大类有效成分脂溶性大,不溶于水,甚至也难溶于甲醇,因此非水反相色谱也常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2]。月旭科技色谱柱应用于某中药配方颗粒中甘油酯类样品分析案例如下:非水反相色谱中的流动相是由极性较强...
4-21 2023
-
手性色谱柱通常如何进行分类?手性色谱柱(ChiralHPLCColumns)是由具有光学活性的单体,固定在硅胶或其它聚合物上制成手性固定相(ChiralStationaryPhases)。通过引入手性环境使对映异构体间呈现物理特征的差异,从而达到光学异构体拆分的目的。根据手性固定相和溶剂的相互作用机制,IrvingWainer提出了手性色谱柱的分类体系:第1类:通过氢键、π-π作用、偶级-偶级作用形成复合物。第2类:既有类型1中的相互作用,又存在包埋复合物。此类手性色谱柱中典型的是由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制成...
4-20 2023
-
美他沙酮的堆密度(第二法)检测案例往期介绍中,小编有提到一台CopleyJVi振实密度仪,可以解决堆密度第一法、第三法,振实密度第一、二、三法测试,可谓是“一机多用,性jia比超gao”。今天小编继续为大家介绍一下采用堆密度第二法的测试装置对美他沙酮进行检测的操作过程:1《中国药典》堆密度第二法介绍中国药典中关于堆密度的检测方法分为三种,其中第一法和第三法只提及了对容器的要求,并未对装置进行规定。为了更直观的表述今天的主题,我们先简单了解下堆密度第二法的装置以及测定法: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法对实验装置有了明...
4-18 2023
-
环糊精添加剂在手性分离中的作用色谱分离中,手性物质通常会用手性柱来进行分离,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添加手性添加剂等方法进行分离,其中环糊精是常用一种手性添加剂。环糊精是由吡喃葡萄糖通过a-(1,4)-连接构成的环状低聚糖其分子呈截头圆锥状,边缘排列有很多羟基,内部则是相对疏水的空腔。能与许多分子形成包结配合物,并对分子的形状,体积和极性,特别在手性分子的识别上,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应用实例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消旋体的分离结构式:色谱柱:Ultimate®XB-C8(4.6×250mm,5μm)。流动相:1...
4-17 2023
-
正相色谱峰保留漂移怎么办?比如,正己烷/异丙醇=90/10的流动相,我们在配制时,可以先取正己烷,用水进行饱和,再取水饱和正己烷450mL,未用水饱和的正己烷450mL混匀后,再加异丙醇100mL,混匀,超声脱气,即可。实例条件一:四氢呋喃:正己烷:乙腈:三氟yi酸=175:750:75:1(正己烷未做水半饱和处理)条件二:四氢呋喃:正己烷:乙腈:三氟yi酸=175:750:75:1(正己烷做水半饱和处理)由图可见,正己烷未用水饱和配制的流动相,在检测时,保留时间漂移,无法稳定,但在配制前,正己烷先做...
4-14 2023
-
3种方法测定柠檬酸,尝试液相色谱的不同分离模式在采用液相色谱进行测定时,一个组份,可能可以通过多个不同的模式来达到理想的分离效果。这使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不同样品的不同情况与需求,选择更合适的测定方法。下面我们就以柠檬酸为例,分别尝试“反相色谱模式”、“离子交换模式”、“亲水模式”三种不同分离模式的效果。柠檬酸(CitricAcid,简称C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又名枸橼酸,分子式C6H8O7,易溶于水。反相色谱模式色谱柱:月旭有机酸分析专用柱,Ultimate®OAA(4.6×300...
4-14 2023
-
你常使用的色谱柱,为啥内径不是整数?大家刚开始接触液相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在想一个问题:为啥色谱柱的内径都是一些很零碎的数字,比如:4.6mm、2.1mm,从来没有见到过5mm、10mm这种看上去让人赏心悦目的整数。大家会发现,市面上大部分的色谱柱都是这些奇怪的内径规格,那...到底是为什么呢?在学习液相色谱的基础理论时,我们总会听到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叫做“范第姆特曲线”,这个曲线成为了液相色谱分离当中zui经典的理论之一。下图中的范第姆特公式:第一项为:涡流扩散项,第二项为:分子扩散项,第三项为:...
4-1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