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厨房菜板发霉、谷物长出淡淡的霉菌。看到这些要注意了,这些霉菌很可能含有一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黄曲霉毒素,对它有个更全面的了解,远离它,享受健康生活。
黄曲霉毒素(AFT)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其衍生物有约20种,分别命名为B1、B2、G1、G2、M1、M2、GM、P1、Q1、毒醇等。其中B1、B2、G1、G2、M1、M2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B1的产量最高,毒性最大,致癌性zui强,G1和M1的毒性次之。黄曲霉毒素的各种代谢产物的毒性强弱顺序是:AFB1> AFM1> AFG1>AFB2> AFM2> AFG2。从毒性顺序可以看出,结构中双呋喃环末端具有双键结构的毒性大,不具双键结构的毒性相对较小。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农组织(FAO)1975年规定食品中 AFB1的最高允许含量为15ppb,各国政府均制定了AFT在食品和饲料中最高允许量的卫生标准和检验法规。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黄曲霉毒素在1类致癌物清单中。
黄曲霉菌常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在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大量存在。在中国总的分布情况为:华中、华南、华北产毒株多,产毒量也大;东北、西北地区较少。
南方及温湿地区在春夏两季易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有的作物甚至在收获前或收获期就可能被黄曲霉污染。
AFT是一种剧毒物质,对肝脏有明显的损伤,可引起肝实质坏死、胆管上皮增生、肝脂肪浸润及肝出血等病变。AFT是一类强致癌物质,能使人体或动物的免疫功能丧失,诱导畸形、癌症的发生。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zui强,是氰hua钾的10倍,pi霜的68倍。
黄曲霉毒素污染是我国的肝癌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1、各地对黄曲霉毒素检测种类要求不同:
目前不同国家、地区对黄曲霉毒素检测的种类要求均不同,例如我国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含量》中对黄曲霉毒素B1和黄曲霉毒素M1有xian量要qiu,欧盟除了规定了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的xian量,同时还规定了B1+B2+G1+G2总和的xian量要qiu。
2、各地对黄曲霉毒素检测限值要求不同:
以花生及其制品为例,欧盟对于供人直接食用的花生及制品黄曲霉毒素B1xian量为2μg/kg,总黄曲霉毒素(B1+B2+G1+G2)xian量为4μg/kg;日本对于总黄曲霉毒素(B1+B2+G1+G2)xian量为10μg/kg;我国对于花生及其制品的黄曲霉毒素B1xian量为20μg/kg。
AFT检测方法从最初以薄层层析法为主,发展到高效液相色谱法、微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多种方法普遍应用,其进展与新的化学检测手段和新仪器的出现密不可分。这些新方法、新手段的快速应用,为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余地,适应了不同的检测目的和要求。
1、薄层层析法
薄层层析法(TLC)是测定AFT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将样品经过提取、柱层析、洗脱、浓缩、薄层分离后,在波长365nm紫外光下产生蓝紫色或黄绿色荧光,并根据其在薄层上显示的zui低检出量来确定其含量。
2、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曲霉毒素在长波紫外光下产生荧光,因此使用衍生与HPLC联用法可以快速高效的检测黄曲霉毒素。HPLC具有高分辨率,分析时间较短等优点。AFT经柱后光化学衍生后,能发射特征性荧光,被荧光检测器捕获后而得到检测,最后经色谱工作站处理数据。 光化学衍生搭配FLD检测器可以有效的检测低浓度的黄曲霉毒素,方法灵敏度远高于其他检测方法。
色谱条件
色谱柱:Ultimate®ODS-3(4.6×300,5μm)。
流动相:MeOH:ACN:H2O ;
FLD :激发波长:360nm;发射波长:450nm;
光化学衍生器:WelView光化学衍生器;
柱温:25℃;
流速:0.8mL/min;
进样量:25μL。
1、粮食要防霉,去毒。控制谷物等原料和饲料的水分和储存的环境相对湿度,储藏食物一定要保持干燥,通风。
2、家庭日常生活注意卫生,厨房注意通风,菜板注意经常洗净晾晒,碗筷最好消毒,竹制或木质筷子要定时更换。
3、黄qu霉素是很苦的,食用花生、核桃等食物时如果感觉很苦,马上吐出来,并漱口。发霉的花生、核桃等都容易产生黄qu霉素。
4、黄qu霉素具有耐热性,裂解温度为280℃。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不能将其破坏。因此,为了安全起见,如果储存的花生、玉米等食物有点发霉或者颜色不正,千万别吃。
月旭科技不仅可以提供众多检测仪器及耗材,还致力于科学、安全、健康知识的传播,真正实现月旭“让公众的饮食健康更有保障"的企业使命。